"> ">
|
關鍵詞: 浮山 工作 樅陽縣 浮山風景區 樅陽信息港
您當前位置:樅陽信息港 >> 新聞頻道 >> 信息服務 >> 歷史文化 >> 瀏覽文章

菜子湖名字的由來

日期:2017/9/6 8:17:21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瀏覽次  【字體:

點擊瀏覽下一頁

 

坐落在樅陽、桐城兩縣境內的菜子湖,總面積為136平方公里。它是菜子湖、白兔湖、嬉子湖三湖的總稱。

說起菜子湖名字的來歷,還與一個人有關。

在菜子湖東岸的樅陽縣境內,有一個半島像一柄長長的勺子伸進了菜子湖,這個半島就是盛家咀。島上的居民過著半耕半漁的生活,年少的盛汝謙就隨祖母生活在這里。盛汝謙自幼聰穎,讀書用功,嘉靖二十年中進士,官至御史,領操江之職(盛氏后人稱之為操江公)。汝謙為人正直,工作勤勉,多有建樹,深得皇帝的器重。

相傳一年春天,汝謙回鄉迎祖母來京小住;噬隙勅曛t祖母曾是豪門貴婦,精明而多才,汝謙自幼受其影響頗多。一來想見見這位老婦人,二來也顯示自己親民愛民,體恤下屬。一時興起,下旨宴請汝謙及祖母。席上有一道名菜——清蒸鰣魚,請老太太品嘗。誰知老人家脫口而出竟說自己吃鰣魚是常常的。此語一出,滿座皆驚,汝謙想攔也攔不住了,嚇得冷汗直冒。這鰣魚乃世間罕物,明時被列為宮廷貢品,出自長江中下游,其味鮮美無比,況且過了端午節就不叫鰣魚而叫響魚了,其味大變。貴為一國之尊的皇帝,一年也難得吃上幾回。你一個鄉下的老太太,倒是常常吃,這不是明顯犯了欺君之罪嗎?果然,皇帝聽后大為不快。

老太太不管不顧,接著說到:"要是皇上喜歡,我隔幾天就送幾條來給皇上嘗嘗。”好在皇上再也沒理會她自說自話。這餐午宴總算在不慍不熱的情況下草草收場。

回到府中,汝謙叫苦不迭,責怪祖母口無遮攔,這下可好,惹得皇上大為不快,現又夸下?,叫他如何收場,老太太說:“孩兒別急,這事我早就想好了萬全之策,保你無事,你盡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好了。”又如此這般地交代一番。汝謙實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辦法,只得任由祖母放手一搏,聽天由命了。

隔了幾日,老太太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京城郊外,尋得一方水塘,吩咐家人高價買了一筐白鰱,不大不小都在一斤上下,馬不停蹄趕回京城,呈獻給皇上;噬弦姷嚼咸蛠淼“鰣魚”,不禁哈哈大笑,這哪里是什么鰣魚,分明就是沒有長大的白鰱嘛!

要說這鰣魚與白鰱真是區別不大。體型扁平,通體銀白,只不過鰣魚的鱗片更為細膩,且閃著銀光。成熟的鰣魚大多在一斤左右,一般的人很難分辨得出來。

老太太見皇上說不是鰣魚時,滿臉盡顯羞愧之色,忙說:“我還以為這就是鰣魚,我在家常吃的就是這個。”其實老太太生在湖邊,長在湖邊,一輩子與魚打交道。明朝時菜子湖地勢要比現在低得多,湖水直通長江,什么樣的魚兒沒見過,什么樣的魚兒沒吃過,況且這里地處長江中下游,正是鰣魚的豐產地。那天她在宴會上說的是大實話,見眾人驚訝,知是犯了忌諱,干脆將錯就錯,使出一招險棋——瞞天過海。于是就上演這個誤把白鰱當鰣魚獻給皇上的一幕。不知是皇上真的認為她不識鰣魚,還是有意裝糊涂,反正這事就這么不了了之。

也正是這次瞞天過海的歷險,成就了菜子湖的千秋之名。風波過后,老太太還是心有余悸,真是伴君如伴虎!與其整日提心吊膽,不如回鄉自在。臨行之前,汝謙代祖母進宮向皇上辭行,皇上想起前番獻魚之事,定要給老人一些賞賜,汝謙再三推辭,又恐卻之不恭,就說祖母家住湖邊,前門臨水,后門挨湖,湖就是家里的菜園子,如果皇上恩準,就把這個湖賞給她吧!皇帝大喜,立即下旨,將湖賞給盛家作為菜園子,賜湖名為菜子湖。因三湖水面相連,又同屬老桐城一縣,因此,菜子湖成了三湖的代名詞也就順理成章了。
幾百年過去,如今在菜子湖沿岸,說起“河奶奶吃鰣魚”,大家還是津津樂道。這句話也就當地極具特色歇后語:河奶奶吃鰣魚——常常的。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樅陽:吳楚分疆第一州
0% (0)
0% (10)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圖片文章
射蛟臺
方以智
惜陰亭
樅陽:吳楚分疆第一州
亚洲第一av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