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1942年末流散于1943年春的二里半大刀會,像一株曠野的狼毒花,曾蔓延恣睢在老桐城縣大個半個南鄉(今樅陽縣老洲鎮境內西部大半)。其聲勢之大,會徒之眾,組織之嚴密,口號之震響,氣焰之喧囂,均達到令人匪夷所思、瞠目結舌的地步。如今,六十年彈指一揮間,二里半大刀會如同泥沙早已沉寂在歷史的長河深處,但作為后來者,我自認為有必要對其短暫的興衰史作一個簡單的理性梳理,以期達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鏡鑒功效。
二里半名稱的由來
二里半是一個有一百多戶人家集聚而成的狹長村落,傍河而居,風光秀麗。因其東距老洲灣西距源子港兩個繁華古街正好二里半的路程而得名。村上人百分之九十五皆姓周,故又名周家墩,其時隸屬于老桐城縣南鄉湯家溝區六老鄉(由六排、老武兩鄉合并而成,解放后屬樅陽縣老洲區老灣鄉,現歸老洲鎮管轄)。
大刀會的起源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后,老洲灣及湯家溝兩鎮均為日偽掌控,湯家溝南邊的陳家洲和江外的江心洲一線又被頑匪劉東雄(即劉小拉呱)部所盤踞。我桐東新四軍抗日游擊隊主要集結在廬江、無為及陳瑤湖一帶,雖時有滲透,但力量相對薄弱。日偽頑沆瀣一氣,甚囂塵上,致使這一帶的人民深陷水深火熱之中。
1943年的秋天,二里半農民周義田趁農閑之機到二、三十里以外的黃泥山、殷家溝(今破罡鎮)一帶做掛面糊口。其間,在殷家溝與一來自江南的陳某一見如故,并受其蠱惑,加入了以陳某為首的迷信組織——同善社。在陳某的口傳身授之下,很快地學會了一套所謂開壇口的法術。冬天返鄉后,他當即將此法術傳授給堂兄弟周慶田和周南田二人,三人遂成大刀會開道師。因后二人系目不識丁之徒,難成大事,周義田又拉攏本村塾師兼本家周濟伯也前去殷家溝入了同善社。陳某見此,更是“瞎子見鬼——逼真”般的胡吹,說是“真命天子”已出,即將赴南京登基,已有無數的道友或大鬧漢口或抵達南京或一夜飛過長江去了,此系天賜良機,二位趕快回去開壇口策應,封官晉爵的好日子就要到了。二人對此深信不疑,且信心倍增;鹚仝s回二里半后,即選祠堂議事大廳為佛壇,正式開壇口,秘密發展大刀會。并先后將保長周來賓、紳士周華非等都拉了進來。周氏三兄弟任軍事總指揮;周華非、周來賓執掌正副壇主,分攬政治及外交大權;周濟伯充任書記長,負責入會表格的填寫兼掌管物資經費;周水金擔任仙化隊長,負責執行戰斗任務。全村成年男子及大部分青年婦女,或盲從或脅從,三、五天之內,全被網羅進來。并立道規如下:“遵守道規,見財不取,見色不淫。如有違背,五雷擊頂,炮彈穿心。”各人自備大刀一把,白汗巾一條(作戰時纏在腰際之用),還須交納會費若干。佛壇內供著關帝和觀音菩薩像,每天晚飯后,會徒齊集佛壇,先拜佛,再練功。主要練習大刀砍刺功和石條壓腹功,:還念開道師口授的在戰斗時要一氣呵成念完的咒語:“蔡老師,蔡老師,搭救弟子眾生!一二三,千佛起!”吹噓若此即可神靈附體刀槍不入。一時間,整個二里半香煙騰繞,陣列森森,刀光閃閃,殺聲震天。自此,大刀會組織正式形成。
初戰告捷 野心膨脹
1944年正月尾,頑匪自衛團頭子劉東雄手下的兩個兵丁耀武揚威地來到二里半,索取所謂的煙灶地畝稅。保長兼副壇主周來賓以無錢為由而搪塞之,暴怒之下,一兵丁立馬拔出手槍以示恫嚇,不料子彈竟卡膛未響,周隨即招呼眾徒一擁而上趁機奪下手槍,并且將二人五花大綁起來。此事非同小可,頭頭們商議計定,將二人連人帶槍送交到駐扎在老洲灣的偽建國軍某排以示交好,想藉此舉來博得偽軍的歡心和庇護(其時,因太平洋戰場的連連失利,日寇不得不收縮戰線,將原駐扎在老洲灣的日軍分隊撤至湯家溝,而將老洲灣的布防任務全部交給了偽軍處理),并相約共同對付劉東雄部的伺機報復,二人當即被偽軍槍決。大刀會的頭頭們自以為從此吃了定心丸,便喜滋滋地回去了。果然,第二日,劉部即尋釁報復,一彪人馬殺氣騰騰直奔二里半而來,并在路口架起機槍一通亂射,并揚言要踏平二里半殺個雞犬不留。眾會徒立馬鳴鑼迎戰,三方包抄,可謂刀光劍影殺聲震天。眾匪極為悚懼,擇原路狂奔潰逃,自此不敢輕易騷擾二里半。雖首戰告捷,士氣沖天,但因沒見到前來馳援的偽軍影子,大刀會自此遂與偽軍交惡,并結下“梁子”,同時也滋長了大刀會從此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原來,因兩排調防,后來的侯姓排長以沒得到好處為由,拒不出兵相助。其后不久,侯某帶幾個隨從到二里半索要被大刀會殘殺的黃大隊長遺留的手槍,雙方再度翻臉。大刀會眾徒不僅殺了侯某,還趁機搗毀了偽軍的老洲灣據點,迫使偽軍全部潰逃到湯家溝。)
有此一戰,大刀會名聲大噪。周圍各村應者云集,分會林立,唯二里半馬首是瞻。周氏一干人等更是躊躇滿志野心膨脹起來。竟公開呼出“一打廣西佬(時安徽為國民黨李宗仁部所轄,李兼任安徽省主席),二打新四軍,三打鬼子,四保我主到南京”的囂張口號,更不知天高地厚地編謅出“你不戳,我不翻,民國只有二十三,皇帝出在二里半,娘娘出在九果山”的荒誕童謠以妖言惑眾,其愚昧無知的稱霸野心已昭然若揭。令人遺憾的是,出娘娘的九果山究竟在哪里,至今尚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