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鍵詞: 浮山 工作 樅陽縣 浮山風景區 樅陽信息港
您當前位置:樅陽信息港 >> 新聞頻道 >> 新聞中心 >> 本地新聞 >> 瀏覽文章

長江汛情趨穩 傳統木榨飄香

日期:2020/8/6 20:37:00 來源:樅陽在線 作者:佚名 瀏覽次  【字體:
點擊瀏覽下一頁

 

 榨油坊師傅們喊著號子合力推動木杵撞擊木榨機的楔片。

點擊瀏覽下一頁

  一天的辛勞和汗水,榨出了黃澄澄的菜油。

點擊瀏覽下一頁

  為了保證油品質量,油坊師傅們在仔細剝除粘在油餅上的稻草。

點擊瀏覽下一頁

  油坊師傅將做好的油菜餅整齊碼放,為后續擠壓取油做準備。

點擊瀏覽下一頁

  蒸熟的菜籽粉被填入圓形鐵箍中,用稻草墊底做成坯餅,然后用腳踩實。

點擊瀏覽下一頁

  8月5日一大早,油坊師傅就開始蒸油菜籽粉末。

點擊瀏覽下一頁

  簡樸的木榨油坊里,師傅們各司其職,分工有序。

  

  

  “嘿呦……嘿……”8月5日,一陣陣整齊的吶喊聲和有節奏感的撞擊聲,打破了樅陽縣錢鋪鎮錢鋪村鄉村的靜謐——當地久負盛名的木榨油坊開工了。隨著長江汛情的進一步穩定,鄉村的農業生產開始恢復,村民們只爭朝夕地甩開膀子,擼起袖子加油干,要把汛情期間耽誤的農活和農業損失補回來。年近七旬的潘光明老人,在這座木榨油坊傳承木榨油技藝已有40多年,今年的汛情曾讓其一度很擔心,眼看到了榨油的時節,生產、銷售或可受到影響?吹窖巯卵辞橹饾u趨好,潘光明的內心馬上澎湃起來。于是,召集一幫老伙計選在八一建軍節這天開始了緊張、刺激又富有激情的木榨時光。據潘光明介紹,油菜籽從進入油坊,到流出色澤金黃、清香四溢的木榨油,需要完成一整套規范的制作工藝,分為:篩籽、車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餅、上榨、插楔、撞榨直到接油、沉淀、裝罐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直接影響油的品質和出油量。樅陽縣錢鋪鎮錢鋪村的木榨油坊始于清朝末年,由當地錢家鋪的八個大戶合股(當地人稱“八大股”),興起了一座遠近聞名的大型油坊,這種榨油方式被后人稱作楔式木榨。這座較為原始的木榨油坊和古法榨油技藝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和鄉土情懷,近年來,當地政府積極采取保護措施,使之得以完整傳承。如今該木榨油坊已被列為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本報記者周峰詹俊潘偉攝影報道

  

 

 

上一篇:樅陽抗洪武警官兵慰問貧困家庭 下一篇:貧困戶變身致富能手
0% (0)
0% (10)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圖片文章
急救知識進校園
香腸制品加工忙
法治春風潤鄉村
開筆啟蒙體驗傳統文化
亚洲第一av无码天堂